close

 



  





  

淺談修作金身-1.(底漆篇)
業界裡整理金身,很多都是直接上漆在要整理的金身做處理,
但金身維修後一段時間,舊漆跟新漆之間,漆的性質不同.不和,
很容易一段時間漆之間就呈現中空(俗稱掽貢,但不一定每尊都會),
較不能結合.不堅固。

 

有的因為業內競爭的關係,無法拿合理的工資,有的是怕麻煩,
因為去掉全身的漆再修飾真的很費工。

 

整修金身最好的作法是把原本的漆去掉到原木,再重新修飾後上底漆,
雖然麻煩但是長久之計,漆跟木頭之間才會緊密結和。

 

早期做的金身很多是用黃土底漆,加水作底的,是屬水性底漆(現在也很多人用)
聖藝敝舖製作金身,底漆是油性底漆加香蕉水+特殊配方,屬油性底漆。

 

油性底漆跟水性底漆有何不同?油性比水性難作底,味道又不好聞,
但為何敝舖要做油性底?因為油性底漆跟木頭的密和是絕對深入木頭的毛細孔內,
又有實例可證,做油性底+特殊配方它耐火.耐水.有保護層作用,不易損壞,
從底漆一開始就作油性漆到面漆(看到金身完品那層漆)是最牢固的作法。

 

試想底漆是水性黃土底或水性塑膠底一開始是水性的,它跟木頭密合度是水膠底,
膠性退性後會變脆弱,跟木頭之間就會呈剝離,遇木頭有水份或天候乾燥更快剝離。

 

一般作水性底到作面漆時才作油性面漆,漆的性質不和.密合不佳,水性底漆跟油性面漆數年後,
因為天候炎熱.乾燥或潮濕等因素,也較容易呈現漆之間中空狀態(俗說掽貢),
如遇木頭有水份沒乾燥又會加速呈現。

 

為何古老金身很多都見到木頭層,因天候因素太熱太潮濕.日積月纍,漆都不見了,
由此可看出水性底漆的耐久度。有人問?有古佛就金身部分保存蠻完整的(大多是漆線雕),
只有座椅漆脫落,那是因為金身的金箔跟安金漆的保護層作用會比較慢脫落,
如用手一壓就整個塌陷..,但不是全部金身都如此,有的是環境因素好.溫溼度都好。

 

時代進步,好的原料勝出,敝舖堅持底漆到面漆都要選擇耐久性,雖然不好打底.味道不好又傷身,
還是要作好的品質。話又說回來油性底神像,如果要整理整尊去漆,就不像水性底那麼好作了,
水性底是浸水後幾個小時就見木頭,油性根本不怕水,並沒那麼容易處理去漆,油性底漆+特殊配方它耐火,且堅固,不易損壞,那就較沒剝漆.重整的問題。  

 

麥寮聖藝阿忠  筆  (筆者並無批評業界同行之意,只做專業知識上的見解交流,歡迎指教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忠輝 的頭像
    林忠輝

    雲林麥寮聖藝神佛雕刻舖

    林忠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